明代
戏曲作家高濂创作的《玉簪记》,曾有过昆剧、川剧、京剧、越剧等多个剧种演出。在各种戏剧演出中,昆剧《玉簪记》堪称经典。一方面原作写得好,富于喜剧气氛,人物心理刻画细致,曲词优美,为演出创造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经过历代昆剧艺人打磨加工,《琴挑》、《问病》、《偷诗》、《秋江》等折子戏已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玉簪记》描写的是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婚姻故事。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进入金陵女贞观成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的侄子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两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两情相悦,并终成连理。
2008年,由“昆曲义工”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玉簪记》举行全球首演。这是继
青春版《牡丹亭》之后的有一部力作,担任主演的仍是在青春版《牡丹亭》中领衔主演的俞玖林和沈丰英,清新脱俗的表演、充满东方水墨意象的舞台、淡雅精致的服饰……这一切的巧妙配合让《玉簪记》绝美而惊艳!
白先勇新版昆曲《玉簪记》全本(上集:《投庵》、《琴挑》、《问病》,下集:《偷诗》、《秋江》,幕后纪实)
新版昆曲《玉簪记》由明代戏剧作家高濂创作,首演于2008年,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继青春版《牡丹亭》后又一次集合两岸文化戏曲精英共同打造,沿用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全部主创人员,入选2007年度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项目。 新版《玉簪记》融合了抒情、诗化、象征、极简等特征,书法、绘画与昆曲行云流水的配合是舞台设计的最大亮点,一幅字、一张画,就是整个舞台空间的主要表达方式,配合灰色简约的地板、侧幕,淡雅、清透的感觉不仅暗示了《玉簪记》特有的宗教意味的故事背景,也给观众留下最大的感受空间。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原名江苏省苏昆剧团,成立于一九五六年,昆剧、苏剧兼演。历年来,剧院相继培育出“继”、“承”、“弘”、“扬”四代优秀昆剧演员百余人。目前全院96%为专业技术人员。王芳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殊荣,俞玖林、沈丰英双双荣获梅花奖。2002年王芳、陶红珍、杨晓勇、吕福海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剧院特邀著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担任剧院艺术指导,同时还邀请全国其他著名昆曲艺术家驻院参与传承,工程与剧院老师一起培养青年演员,取得了累累硕果,对昆剧院艺术抢救、继承、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书生潘必正,寄居在其姑母所住的女贞观中,得遇道姑陈妙常,深为爱慕。一夕,闻听琴韵清幽,循声而往,乃妙常所弹。潘遂借琴曲以挑之。妙常虽亦有意,碍于戒律,故作嗔拒。但情愫已通,从此心心相印了…欲知青春版昆曲《玉簪记》如何,红豆戏曲网请您欣赏青春版昆曲《玉簪记》。青春版昆曲《玉簪记》剧情介绍由红豆戏曲网—精粹戏曲文化大观园(整理),转载请注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