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直到1947年秋,开封、兰州、西安三地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
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
所以,河南梆子是豫剧的前身,两者的概念不尽相同!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豫剧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 ;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 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流派”,又称“现代戏流派”。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角色行当
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豫剧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几十部均摄制成影片。
进入21世纪,豫剧又涌现出了许多新作品,如《铡刀下的红梅》、《常香玉》、《新白蛇传》、《村官李天成》、《程缨救孤》、《清风厅上》、《香魂女》等,能否经得住历史的考验,需要主创人员深思。
豫剧流派大全
行当 代表 剧目
常香玉 常派 青衣、花旦、武生 《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破洪州》、《大祭桩》、
《五世请缨》、《杜十娘》、现代戏《柳河湾》、《红灯记》、《朝阳沟》、《人欢马叫》等
陈素真 陈派 青衣、花旦 、刀马旦《宇宙锋》、《三上轿》、《梵王宫》、《女贞花》、《拾玉镯》、《春秋配》、《三拂袖》等
崔兰田 崔派 青衣、花旦 《桃花庵》、《三上轿》、《秦香莲》《卖苗郎》等
马金凤 马派 帅旦、老旦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杨八姐游春》
阎立品阎派 闺门旦、刀马旦 《秦雪梅》、《游龟山》、《西厢记》等
桑振君 桑派 青衣、花旦 《白莲花》、《桃花庵》、《对绣鞋》等
张岫云 张派 花旦、老旦 《杨金花夺印》 《平辽东》、《阴阳河》等
宋桂玲 宋派 花旦 《抬花轿》、《八件衣》、《蝴蝶杯》等
王秀兰 王派 花旦、青衣 《王金豆借粮》、《风雪配》
安金凤 安派 青衣 《白莲花》、《铡美案》、《斩岳云》等
唐玉成唐派 红脸 《反徐州》、《杨河堂》、《闯幽州》等
唐喜成 唐派 红脸 《洛阳令》、《三哭殿》、《辕门斩子》等
李斯忠 李派 黑脸 《下陈州》、《司马矛告状》等
吴心平 吴派 黑脸 《岳飞》、《包青天》、《屈原》等
牛得草 牛派 官丑 《十八扯》、《七品芝麻官》、《卷席筒》
高兴旺 高派 文丑 《卷席筒》、《推磨》、《喝面叶》等
王素君王派 小生 《必正与妙常》、《小二姐做梦》等
王敬先 王派 刀马旦 《梁红玉》、《涤耻血》、《三拂袖》等
赵义庭赵派 小生 《南阳关》、《八郎探母》、《贩马记》等
刘法印刘派 武生 《黄鹤楼》、《提寇》、《八大锤》等
王希玲 王派 小生 《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等
刘忠河 刘派 红脸 《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
李树建 李派 须生 《清风厅上》、《程缨救孤》、《苏武牧羊》《大登殿》
豫剧的代表人物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豫剧六大名旦”,代表六大风格旦角流派,旦角流派还有“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小生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代表三大风格小生流派,须生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和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黑脸李斯忠的李派,丑角牛得草的牛派也很有特色。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1993年评选出“93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张宝英(河南)、汪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牛淑贤(河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等。
豫剧先后有31人34次夺得梅花奖,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
1 |
王红丽(二度梅) |
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
2 |
章 兰(二度梅) |
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
3 |
李树建(二度梅) |
河南省三门峡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二团 |
4 |
汤玉英 |
河南省豫剧三团 |
5 |
汪清芬 |
河南省豫剧二团 |
6 |
牛淑贤(梅花榜首) |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
7 |
虎美玲 |
河南省郑州豫剧院 |
8 |
胡小凤 |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
9 |
李喜华 |
湖北省襄樊豫剧团 |
10 |
李金枝 |
河南省豫剧一团 |
11 |
谷秀荣 |
河南省豫剧一团 |
12 |
陈淑敏 |
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
13 |
小香玉(梅花奖榜首) |
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
14 |
朱巧云 |
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
15 |
周 桦 |
甘肃省兰州豫剧团 |
16 |
张春玲 |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
17 |
朱桂芹 |
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
18 |
颜永江 |
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
19 |
金不换 |
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
20 |
苗文华 |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
21 |
汪荃珍 |
河南省豫剧三团 |
22 |
贾文龙(梅花奖榜首) |
河南省豫剧三团 |
23 |
李新花 |
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
24 |
杨红霞 |
河南省豫剧三团 |
25 |
王 惠 |
河南省豫剧一团 |
26 |
刘晓燕 |
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
27 |
田 敏 |
河南省豫剧二团 |
28 |
郭英丽 |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
29 |
陈新琴 |
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
30 |
徐俊霞 |
河南省豫剧一团 |
31 |
楚淑珍 |
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
另外,因豫剧旧称河南梆子,在安徽北部和江苏徐州一带仍俗称淮北梆剧、江苏梆子,广义上,豫剧梅花奖还包括:
姓名 剧团 届数
张 虹 江苏省梆子剧团 9
燕 凌 江苏省梆子剧团 18
张晓东 安徽省梆剧团 19